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、实习生陈俊康 阿布扎比、北京报道
作为阿布扎比自动驾驶周的核心活动,11月15日,第二届阿布扎比自动驾驶赛车国际联赛将在亚斯码头赛道举办。自2024年4月首届举办以来,这项由?阿布扎比创新与赛事管理机构ASPIRE主办的全球性赛事,已成为高校与研究机构展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舞台。
本届赛事的奖金池达225万美元,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的11支顶尖团队参赛,较首届的8支有所增加。在比赛中,各支大学代表队需自主研发车辆的自动驾驶软件,并将其部署到Super Formula方程式赛车上,在赛道上完成速度与智能的双重比拼。由于所有队伍使用相同的赛车底盘和传感系统,主办方的重点是确保每台赛车都具备稳定的运行平台,以便不同队伍的软件算法能够在统一条件下进行比拼。
与首届相比,2025年赛事无论在车辆硬件、软件平台还是赛制设计上,都进行了全面升级。主办方对赛事指定赛车Dallara SF23进行了技术改进,以增强车辆在搭载复杂传感与人工智能系统时的可靠性和适应性。同时,全新的虚拟赛事项目“Sim Sprint”也正式引入,通过模拟竞赛帮助各队优化算法、积累实战经验。
由北京理工大学和阿联酋哈利法大学联合组成的“飞鹰”队,是本届赛事中唯一的中国高校代表队。此前,两校团队曾合作编程自动驾驶赛车,此次转向无人机领域,延续了跨国产学研协作模式 。在比赛前,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莫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详细介绍了“飞鹰”参赛的有关情况。
莫雳告诉记者,从技术上看,在F1赛道上实现全自动驾驶,主要面临两大技术挑战:
其一在于赛道环境的博弈与对抗性。与规则清晰、即便有意外也属个例的民用驾驶不同,竞技赛道中的对手车辆会采取主动干扰策略,构成典型的“非合作博弈”场景,对算法的实时决策与动态路径规划能力提出极高要求。
第二在于极限性能下的系统控制难度。“飞鹰”赛车在完全依赖激光雷达、未使用GPS辅助的条件下,实现了最高220公里/小时的自主行驶速度,创下国内该技术路径下的速度纪录,展现出领先的系统性能。然而,极限速度也带来了非线性动力学与边界控制等复杂问题,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构成严峻挑战。
谈及今年再度参赛的预期,莫雳表示,既然参赛,旨在得奖,并对此充满信心。在他看来,A2RL远不只是一场技术竞赛,更是一个融汇科技、娱乐与竞技的全球性舞台,拥有巨大的公众影响力。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国际亮相,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,推动智能驾驶产业的融合应用,同时,牵引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向更安全、更卓越的方向发展。”他说。
在他看来,A2RL有望成为缔造历史的契机。若无人赛车能在极限竞速与动态博弈中超越人类,将成为继“阿尔法狗”之后,人工智能在真实物理世界中的又一里程碑,将证明“我们能够在真实物理领域建造出更强大、更安全的智能无人系统”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