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-> 滚动
新疆棉田如何续写传奇?科技是关键“密码”
??当全球棉花产业格局加速重构,中国如何以科技为笔,在新疆的棉田里续写“白金传奇”?智慧农场、超高产品种选育、绿色种植,如何破解单产、成本与生态的多重挑战? ??今天,我们对话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...
2025-08-04 08:04
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季跌出行业前五荣耀亟须一个爆款
这是荣耀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举行的第二场手机新品发布会。节奏之密集,行业内并不多见。然而,热闹的发布会背后,荣耀的市场表现却难言乐观。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季跌出行业前五,沦为“其他”。与月初发布的旗舰折叠屏...
2025-08-04 07:24
深海采矿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专题论坛在京举办
7月13日,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“深海采矿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”专题论坛在京举办。本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,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。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、理事长何满潮院士出席。来...
2025-08-04 07:01
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聚焦原子级制造的科学与技术
7月14日,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——原子级制造的科学与技术专题论坛在京举办,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办。论坛聚焦原子级制造等前沿非共识议题,深入探讨其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...
2025-08-04 05:54
林俊杰自曝心脏问题“心跳乱了节奏”有哪些健康信号?
“就算心跳乱了节奏,也会继续努力。”7月13日,林俊杰在演唱会上坦然说出自己去年4月被诊断心脏出了问题,每天靠药物控制,这句带着坚持的话让无数人为之动容,也让公众对心脏健康这一话题愈发关注。 很多人...
2025-08-04 04:50
“万里穿针”成熟可靠
“不是五点半才‘发货’吗?这么快就到了!”一位网友的惊叹,引发了《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》消息评论区的热烈讨论。 7月15日8时52分,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...
2025-08-04 03:51
征途虽远,行则将至
时隔8个月,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货运飞船的到访。 7月15日5时34分,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,顺利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(以下简称“天舟九号”)送入中国空间站。约10分钟后,天舟九...
2025-08-04 01:51
智元机器人21亿控股上纬新材“蛇吞象”式收购或影响
近日,机器人行业上演了一场资本大戏——成立仅两年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以21亿元对价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纬新材”)63.62%股权,实现了“蛇吞象”的反向...
2025-08-03 09:41
翼伞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之光
作者:孙青林?孙昊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,有一类特别的成员——翼伞。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,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“翅膀”,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;它们结构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。翼伞是融合...
2025-08-03 09:04
人类何时开始大规模用火?
作者:赵德博 火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自然现象,其存在可追溯至志留纪时期,它对植被的演化进程、动物的行为模式以及地表碳循环过程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。在长达数亿年的岁月里,火的发生主要受到植被分布、...
2025-08-03 08:37
AI的“察言观色”人机语言交互如何更有温度
作者:陈伟 当前,全球科技领域正掀起一场人机交互革命,多国科研力量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突破传统功能局限,赋予机器人情感识别与共情能力。在情感计算领域,2024年哥伦比亚大学华人学者开发的Emo机器人实...
2025-08-03 07:46
“中国天眼”再传好消息首次揭示温热原子云中的复杂丝
星际气体云,作为恒星的“前身”,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?依托被誉为“中国天眼”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(以下简称“FAST”),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,在一团星际气体云中,首次观测到了...
2025-08-03 07:21
芯片材料迎来新突破有望让电子设备更快更省电
当我们用手机刷视频、用电脑处理复杂数据时,或许不会想到,支撑这些设备高速运转的芯片正面临“成长的烦恼”。作为芯片核心材料的硅,在尺寸不断缩小至纳米级后,性能提升开始遭遇物理极限。近日,北京大学物理学院...
2025-08-03 06:20
“智慧农网”助力农业提质增效
炎炎夏日,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的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大棚内,80亩小姜正拔节生长。 “过去种姜靠经验,现在要看数据。”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谢斌介绍,园内布设着空气温湿度、土壤温湿度、光照强度、...
2025-08-03 04:54
支持科研人员勇闯“无人区”
建立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,推进非共识项目研究,促进更多“从0到1”的创新突破,是我国科技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“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”,为开展非共识项目资助管理指...
2025-08-03 04:14
“三伏天”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?
入伏后,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多、散发的热量少,近地层增温明显 7月20日入伏。俗话说,“热在三伏”,那么,“三伏天”为何是一年最热的时候? 从气象上分析,太阳光首先加热地面,地面再...
2025-08-03 02:05
防范空调病、晒背养生法中医专家详解“冬病夏治”养生
空调病怎么防、三伏天咋晒背?盛夏时节,阳气鼎盛,正是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的最佳时机。近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“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”专题发布会,多位中医专家详解夏季特色调...
2025-08-02 09:26
加强公共卫生国际科技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
□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 科技创新,离不开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。公共卫生问题作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重要国际议题,需要各国深化国际科技合作,联合攻克重大...
2025-08-02 08:50
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?这些常识要知道
:7月20日正式“入伏”了,大家都知道,三伏天是养生好时节,不少人纷纷加入“冬病夏治”养生局。不过,如何科学养生?这些常识要知道。 对症四类疾病“三伏贴”不是“万能贴” “三伏贴”是利用盛夏阳气旺...
2025-08-02 08:23
20余款前沿科技产品亮相成都世运会
踩着风火轮的“小吒”机器人向导、能舞善跳的机器人啦啦队、无人安防巡检车、AI智能美甲机器人……7月30日,“科技赋能世运产品展示暨媒体体验日”活动在成都世运村举行,20余款前沿科技产品首次集中亮相。这...
2025-08-02 07:21